豆瓜训练优势

与领导相处的艺术:摸清楚老板的想法

发布日期:2020/8/12 14:06:40

如何在工作中获得老板的认可?让老板心甘情愿地采纳自己的想法和提案?如何说服老板“听”我的?这对许多职场人而言,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与领导相处的艺术:摸清楚老板的想法

通常来说,老板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与员工不同,所以经常出现员工与老板意见相左的情况。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就会引发两种结果:

一则是老板真的错了,但员工不管三七二十一,什么都按照老板的想法执行,最后导致项目失败;一则是老板的想法很好,但员工并没有掌握到老板的想法,所以无法理解老板的指令和意图,最后导致执行掉队,影响了结果。

所谓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,想要成功说服老板、让老板认可自己的前提,是要对老板的想法了如指掌。那么,老板到底在想些什么呢?都有哪些可以总结的规律或者套路呢?这篇文章也许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想法。

首先,我们要摸清楚老板的想法,了解老板做决策的出发点,然后才能对症下药。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,老板在做决策时都有哪些思维、更看重些什么。

与领导相处的艺术:摸清楚老板的想法

老板都是节点思维重视结果

任何复杂的事情,都可以拆分成不同的阶段性节点。每个节点都要产生结果,前一个节点的结果导致下一个新节点的产生。

一个合格的老板,看问题一定是抓大放小。抓住大节点的结果,而对小的过程往往不会过多干预。

这就叫节点思维。

举个例子,你负责公司近期的推广合作,目前看中了一个平台,想要与之合作,拓宽推广渠道,获取更多客户资源。那么,这个过程就可以分为三个重要节点,每个节点都有对应的标志性结果产生。老板只看这些标志性结果,其余的过程全交给下面的人搞定(如下图):

节点1:准备好合作方案(包括合作内容和合作范围);

节点2:签订合作合同(包括合作细节,双方利益与责任,合作报价,打款时间和流程);

节点3:获得推广效益(包括合作后的咨询量获得以及转化结果);

为什么盯着这三个节点?因为它们才是决定这个推广合作最终成功与否,推广有没有效果,公司赚不赚钱,能不能健康运营下去的标志事件。

除此之外的过程和细节,诸如合作方案谁来写,推广方案怎么进行,获客跟踪谁来跟进,等等,这些老板都没那么上心。

他们只抓最重要的事情,其他的就放权给下面人搞定。会做管理的老板,都是这种节点思维。

与领导相处的艺术:摸清楚老板的想法

老板很忙没时间听你东拉西扯

如果你是员工,你肯定知道开会拖拉的“苦”。

很多时候,我们怕开会,尤其怕听到领导说:我再简单说两句。

眼看着都下班了,开了两小时的会还没结束,此时员工心里早就有一万只草泥马跑过。喋喋不休的语言,早就磨去了大家开会的认真,此时员工的心思根本没在听会上,更多变成了煎熬。

我们都讨厌“说话不精准”“啰嗦得没完没了”的人,但你有没有想过,有时候你就是那个“让人抓狂的说话者”,而你的领导正在忍受着你的东拉西扯。

回忆一下,你在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,是否也出现了说话啰嗦、没重点的问题?来看一个案例:

老板,您让我去看的那个新设备。我那天去的时候飞机晚点了,所以到的很晚,我只看了设备的外观,款式设计还是比较新颖的。

第二天一早我又去了工厂,我觉得它的声音不像我们以前的设备那么大,而且速度也快了很多,重要的是体积比我们原来的设备小了一倍。

如果我们一下子换三台新设备,我估计我们能腾出很多地方。他们还说,一下子进5台的话,可以打9折。

后来他们还跟我讲了很多关于新设备的参数,我觉得他们人也挺好的,态度不错……

以上,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了一堆,而老板其实只想听一句:

这是一款小而快的新设备,比较适合我们,能帮我们省下至少一半的空间,产能也能增加30%,而且一次性购买5台,价格上会有9折的优势,您看我们怎么购买比较合适?

所以公司开会,经常听到老板说:“直接说结果”“2个小时的会议不是听你一个人来汇报的”“整理好了再来汇报”……

为什么?因为老板的时间很宝贵,没有时间来听你东拉西扯一些有的没的。

很多员工很容易沉浸在“自嗨”中,说起项目滔滔不绝,但不知道老板早已失去了耐心,所以老板总是强调说重点。

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员工汇报起工作来一是铺垫太长、废话太多,二是重点不突出,三是没有条理性。

与领导相处的艺术:摸清楚老板的想法

老板更看重数字而非经验和感觉

先来看2个句子:

这款产品使用人数众多。

这款产品现有用户数850万,每日新增用户数预计5-8万。

很明显,第二句话的表述方式更容易让人信服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用“850万”“5-8万”代替了模糊不清的“众多”。

如果留心听别人讲话,你会发现在汇报或者沟通时,大家往往会喜欢使用形容词和副词,比如“很多、较少、快速”来表达。

但这些词的问题在于意义模糊,而且它们只是你的观点,而不是客观事实,因此难以让人信服。当你使用这样的表述,别人往往会反问: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?

所以,比起抽象的形容词,具体的数据会让表达更加精准,也让人感觉你更专业。

而理性的老板正是看重数字,喜欢员工用数字说话的人。同样,他们很反感员工凭个人感觉,动不动就是“我认为”“我觉得”来表述工作。

朋友旭仔就吃过这样的亏——

有一次,老板让旭仔评估知乎这个平台的广告商业价值。

一开始旭仔就完全凭个人感觉,不假思索地告诉老板:“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用知乎,看到好多品牌在知乎上打广告,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这么做。”

这番汇报引发了老板一连串灵魂发问,怼的旭仔哑口无言:

“你身边的朋友有多少?这个数量足以支撑你拍着胸脯说知乎很流行吗?”

“你看到许多品牌在知乎上做广告,他们的效果真的好吗?你确定不是花了钱打水漂?”

“你说的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启发?人家做过的东西就真的适合我们吗?”

后来在老板的指示下,旭仔又重新做了调查,生成了一份完整的评估报告,用调查数据支撑结论,向老板再次提案知乎具有广告商业价值,适合公司投入资金在知乎上做广告。

虽然前后两次的汇报结果是一样的,在知乎上投广告,但前者旭仔完全凭个人感觉,后者则提供更多的数字来辅助决策。

后来旭仔才明白,这是因为你说服自己老板还不够,你还要帮助老板去说服他的老板。而数字,就是最方便高效的说服工具。

所以在和老板汇报工作或者提案的时候记住一句话:数据远比经验和感受更具说服力!

与领导相处的艺术:摸清楚老板的想法

老板喜欢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

不知道大家工作中有没有这样被老板怼过:

“不要告诉我这很困难,告诉我你的想法是什么。”

这并非是老板什么都不管,把责任全推给下属。而是在老板看来,你不应该把一件无法解决的事情告诉他,然后期望他给你想办法。你应该自己把办法想好,然后请求老板的批准。

换句话说,你要让老板做选择题,而不是做填空题。

总是让老板做填空题的员工,一定会让老板产生疑问:

“我花钱请你来是干嘛的?问题都是我在想办法解决,坑都是我在填,你干嘛去了?”

相信我,如果你的老板开始这么想,你的饭碗就危险了。

其实如果养成了给老板做选择题的习惯,对大家平时的工作思维提升也是有帮助的。

因为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当你能够解决的问题难度等级越高,价值越大,你在公司的地位就会越稳固,老板也会越喜欢你。

tag标签:与领导相处的艺术 职场沟通

【更多文章】
提炼自然的演讲风格
怎么说才能搞定客户?
怎样才能提高表达能力
高手,先做小事
给演讲表达定一个基调
管理者的本质是激发员工潜能,创造价值

豆瓜训练·更多经典课程